动平衡校正的常见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加重法
在转子的适当位置添加一定质量的平衡块,以抵消原有的不平衡力。
2. 去重法
通过去除转子某部分的质量,使其达到平衡状态。
3. 二平面分离方法
通过在两个不同的平面上进行增减重操作,使得这两个平面上的不平衡量相互抵消,达到调节转子不平衡的目的。
4. 影响系数法
在转子上选定若干个校正面和若干个测量面并进行多次运转校正。某校正面上单位校正量在一定转速下引起的某测量面的振动就是一个影响系数。通过测量或计算求出这些影响系数,便可根据不平衡量引起的振动,确定为将各测量面的振动限制在某量值以下,各校正面应加配重(或去重)的位置和大小。
5. 振型法
将不平衡量按转子的各阶固有振型分解。若动平衡时的转速接近某临界转速,则这一阶固有振型突出于其他各阶之上。通过检测该振型,就可找到为消除这一阶不平衡分量所需的校正质量的大小和应放置的位置。逐阶进行,就可完成动平衡。
6. 附加动平衡盘法
对于需要常常开展不平衡量修正的转子,如磨床砂轮转子,平衡前推荐在转子上安装一只平衡盘。平衡盘上加工出梯形槽,用以放进附加平衡块。
7. 配重分量法
为了配重安装方便,需先在被平衡转子上钻若干个均布的螺孔,依据被平衡转子所钻螺孔的数量分通常有三点配重法和四点配重法。
8. 现场平衡法
使转子在正常安装与运转条件下进行平衡,通常称为“现场平衡”。现场平衡不但可以减少拆装转子的劳动量,不再需要动平衡机;同时由于试验的状态与实际工作状态无二致,有利于提高测算不平衡量的精度,降低系统振动。
以上方法各有优缺点,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转子的具体情况和动平衡校正的要求。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需要结合多种方法来达到最佳的平衡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