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动平衡是一种通过调整转子的质量分布,使其在旋转时达到平衡状态的技术。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转子动平衡方法:
1. 加重法
在转子的适当位置添加一定质量的平衡块,以抵消原有的不平衡力。
2. 去重法
通过去除转子某部分的质量,使其达到平衡状态。
3. 二平面分离方法
通过在两个不同的平面上进行增减重操作,使得这两个平面上的不平衡量相互抵消,达到调节转子不平衡的目的。
4. 离线动平衡校正法
将待检测转子装在平衡机上,将传感器对准贴在转子上的反射标签,并将产生的信号反馈到平衡机上,技术人员通过平衡机上显示的不平衡量大小与角度,对其进行适当的校正与修复。
5. 在线动平衡校正法
在现场对设备在工作转速下进行检测并完成动平衡操作。在线动平衡是指不拆卸机组,在其正常运行情况下对转子进行动平衡,使振动降低的方法。
6. 测振幅平衡法和测相平衡法
这两种方法是刚性转子平衡的常用方法,通过调整转子两个端面上加重大小和方位,即可使整个转子从启动到工作转速范围内达到平衡要求。
7. 影响系数法
在多数情况下,都能达到满意的效果。这种方法对平衡人员的要求较高,但在现场平衡时,往往并无有关转子动力学特性的先验知识;再则,可供使用的平衡校正面数目也受到限制,一般多为两个校正面,因此,难以应用模态平衡法进行平衡。
8. 模态平衡法
该方法的应用条件是,所要平衡的各阶振型是可以解耦的。实际上,意味着阻尼必须很小,同时轴承刚度无交叉耦合效应。另外,需预先确知转子系统的模态。
以上方法各有优缺点,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转子的具体情况和平衡的精度要求。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需要结合多种方法来达到最佳的平衡效果。